一、培养目标
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定位。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、良好的职业道德、扎实的软件理论和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,并且具有良好的软件设计与实现能力、良好的项目规范管理能力、良好的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、较强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研究、工程管理与应用型人才,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领域的科学研究、软件开发、项目管理等工作,具有在软件行业不断创新的素质和潜力,符合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对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。
二、培养规格
(一)基本要求
1、具有良好的世界观、价值观和人生观。
(1)具有热爱祖国,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,系统掌握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;
(2)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,为国家富强、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;
(3)具有遵纪守法,诚实守信,爱岗敬业、艰苦奋斗、团结合作的品质。
2、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、社会责任感和计算机职业道德。
(1)能够用哲学的、历史的方法认识分析事物,具有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;
(2)具备文学、艺术、历史、哲学知识等人文社会修养,能正确评价自我与他人;
(3)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,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。
3、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、竞争与合作能力。
(1)具有一定的外语读写和翻译能力,基本能够阅读和翻译外文专业文献;
(2)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沟通能力;
(3)初步具有国际化视野,能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。
4、具有健康的体魄、良好的心理素质。
(1)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;
(2)体育达到国家大学生健康合格标准;
(3)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,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。
(二)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
1、具有必备的工程知识
(1)具备一定的运用数学、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能力;
(2)能够将数学、自然科学、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。
2、具备分析问题能力
(1)具有一定的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和数学建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;
(2)能够应用数学、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,识别、表达;
(3)能够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,并获得有效结论;
(4)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,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和研究热点。
3、具备设计开发、解决方案的能力
(1)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;
(2)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、单元(部件)或工艺流程;
(3)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,考虑社会、健康、安全、法律、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。
4、具备应用知识的能力
(1)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,包括设计实验、分析与解释数据、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;
(2)掌握软件工程的知识与技能,具备软件工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;
(3)具有将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、基本方法和工具应用于软件开发、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初步能力;
(4)具有良好的工程素养,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,在软件需求分析、设计、构造、测试、维护、项目管理中至少从事过两种工作。
5、掌握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
(1)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,开发、选择与使用适当的技术、资源、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,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,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;
(2)掌握文献检索、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。
6、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,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
(1)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保持终身学习的持久性;
(2)能够利用多种手段完成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;
(3)能够及时更新知识体系,有效地选择和获取新知识,适应技术的发展和进步。
7、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、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
(1)掌握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,能够理解工程活动中涉及的重要经济与管理因素,能够运用现代管理知识进行技术组织和管理;
(2)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,能够方便地进行技术交流与协作,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发挥作用。
8、遵守本专业的职业规范
(1)了解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、设计、研究与开发的国内外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;
(2)理解专业开发活动涉及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、政策和法律、法规;
(3)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。
9、有创新能力,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
(1)在基础研发、工程设计和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;
(2)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,善于发现工程应用中的创新点;
(3)掌握基本创新方法,能够针对创新点开展切实有效的应用研究;
(4)在工程实践中综合考虑经济、环境、法律、健康、安全等方面的因素。
三、专业特色
1、坚持以学生为本,充分激发学生的自我潜能,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,采取多层次、多方向的动态人才培养模式,开展以实践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模式、以就业指导为导向的卓越工程师实训模式。
2、强化学生在软件工程领域中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化训练,确保学生的就业空间。
3、依据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和市场实际需求,在培养方案制订、课程教学、课程设计、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方面都与企业深度合作。
4、现有培养模式有2+2模式和3+1模式:
选择2+2模式的学生在第三学年的每个学期各有一门课程是置换课程,置换的具体课程由院务会讨论决定。第四学年课程和选择3+1模式的学生一样。
选择3+1模式的学生,第四学年秋季课程为动态设置模块,可作为与企业的置换课程,学生可选择参加校内学习或校外集中实训。选择校内学习的学生,在校完成正常的课程学习后参加校内专业实习;选择参加校外集中实训的学生,在企业(实训基地)完成由企业老师或工程师教授的与学校置换课程的学习后,在企业进行专业实习。
5、实习阶段根据各自意愿,在不同的校外实训基地分方向进行专业实习,一直延续至第四学年春季学期(五月前结束)。
四、学制与学位授予
1、本科学制4年,按照有限学分制管理,实行弹性学习年限(最长6年)。
2、授予工学学士学位。
五、专业及专业方向
专    业:软件工程
专业方向:
1、软件开发
2、云计算
六、主干学科
主干学科:软件工程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
七、主要课程
C语言程序设计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、高等数学、离散数学、数据结构、算法设计与分析、数据库原理、计算机系统基础、操作系统、计算机网络、软件工程、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、软件项目开发、软件建模、软件测试、软件项目管理、人机交互技术等。
八、学期教学活动安排表
(一) 周数分配表
| 
      项目    
周数  | 
 理论教学  | 
 课程设计  | 
 专业见习  | 
 毕业实习  | 
 毕业设计(论文)及答辩  | 
 创新创业  | 
 入学毕业教育  | 
 复习考试  | 
 军 
  
训  | 
 机 
  
动  | 
 合 
  
计  | 
| 
 学年  | 
 学期  | 
| 
 一  | 
 一  | 
 16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1  | 
 1  | 
 18  | 
| 
 二  | 
 16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1  | 
    | 
 1  | 
 18  | 
| 
 二  | 
 三  | 
 16  | 
 1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1  | 
 18  | 
| 
 四  | 
 16  | 
 1  | 
 1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0  | 
 18  | 
| 
 三  | 
 五  | 
 16  | 
 1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1  | 
 18  | 
| 
 六  | 
 16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1  | 
    | 
 1  | 
 18  | 
| 
 四  | 
 七  | 
 8  | 
    | 
 1  | 
 8  | 
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1  | 
 18  | 
| 
 八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 8  | 
 8  | 
    | 
 1  | 
    | 
    | 
 1  | 
 18  | 
| 
 合计  | 
 104  | 
 3  | 
 2  | 
 16  | 
 8  | 
 0  | 
 1  | 
 2  | 
 1  | 
 7  | 
 144  | 
 
(二) 时间安排表
| 
 学期  | 
 1  | 
 2  | 
 3  | 
 4  | 
 5  | 
 6  | 
 7  | 
 8  | 
 9  | 
 10  | 
 11  | 
 12  | 
 13  | 
 14  | 
 15  | 
 16  | 
 17  | 
 18  | 
 19-20  | 
 假期  | 
| 
 1  | 
 理 论 教 学  | 
 集中 
实践  | 
 A  | 
    | 
| 
 2  | 
 理 论 教 学  | 
 集中 
实践  | 
 A  | 
    | 
| 
 3  | 
 理 论 教 学  | 
 集中 
实践  | 
 A  | 
    | 
| 
 4  | 
 理 论 教 学  | 
 集中 
实践  | 
 A  | 
    | 
| 
 5  | 
 理 论 教 学  | 
 集中 
实践  | 
 A  | 
    | 
| 
 6(F)  | 
 理 论 教 学  | 
 A  | 
    | 
| 
 7(F)  | 
 理 论 教 学  | 
 集中实践  | 
 A  | 
    | 
| 
 8(F)  | 
 毕业设计(论文)及答辩  | 
 毕业 
教育  | 
 离校  | 
| 
 周数  | 
 1  | 
 2  | 
 3  | 
 4  | 
 5  | 
 6  | 
 7  | 
 8  | 
 9  | 
 10  | 
 11  | 
 12  | 
 13  | 
 14  | 
 15  | 
 16  | 
 17  | 
 18  | 
 19-20  | 
 假期  | 
 
注:S—师范方向,F—非师范方向,A—复习考试
每个学期教学安排为18周,第19-20周安排复习考试
九、课程结构与学分比例表
| 
 课程 
分类  | 
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 | 
 学科 
基础 
课程  | 
 专业核心 
课程  | 
 专业选修课程  | 
 创新创业平台课程  | 
 合计  | 
 其中:实践环节  | 
| 
 学时数  | 
 677学时  | 
 382学时  | 
 652学时  | 
 654 
学时  | 
 342 
学时  | 
 2707学时+ 
22周  | 
 22周  | 
| 
 学分数  | 
 47.5  | 
 20.5  | 
 31.5  | 
 32  | 
 16  | 
 169.5  | 
 22  | 
| 
 占总学分比例  | 
 28.02%  | 
 12.09%  | 
 18.58%  | 
 18.88%  | 
 9.44%  | 
 100%  | 
 12.99%  | 
 | 
 | 
 | 
 | 
 | 
 | 
 | 
 | 
 | 
 
其中实践实验学时为981学时,占总学时的36.24%。
十、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(169.5学分)
(一)通识教育平台课程(47.5学分)
按《星空app官网2016级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开设方案》规定执行。其中通识必修课程33学分,通识选修课程14.5学分。 
(二)学科基础课程(20.5学分)
| 
 X16283001  | 
 高等数学B(一)  | 
 4.5学分  | 
| 
 X16283002  | 
 高等数学B(二)  | 
 4.5学分  | 
| 
 X16283003  | 
 离散数学  | 
 4学分  | 
| 
 X16283004  | 
 工程数学  | 
 3.5学分  | 
| 
 X16283005  | 
 C语言程序设计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3105  | 
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 | 
 1学分  | 
(三)专业核心课程(31.5学分)
| 
 X16284001  | 
 计算机系统基础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4002  | 
 操作系统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4003  | 
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| 
 2学分  | 
| 
 X16284103  | 
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  | 
 1学分  | 
| 
 X16284004  | 
 数据结构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4104  | 
 数据结构实验  | 
 0.5学分  | 
| 
 X16284005  | 
 算法设计与分析  | 
 2学分  | 
| 
 X16284105  | 
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  | 
 1学分  | 
| 
 X16284006  | 
 数据库原理  | 
 2.5学分  | 
| 
 X16284106  | 
 数据库原理实验  | 
 1学分  | 
| 
 X16284007  | 
 计算机网络  | 
 2学分  | 
| 
 X16284107  | 
 计算机网络实验  | 
 1学分  | 
| 
 X16284008  | 
 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4009  | 
 软件工程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4109  | 
 软件工程实验  | 
 0.5学分  | 
| 
 X16284010  | 
 软件建模  | 
 2学分  | 
| 
 X16284110  | 
 软件建模实验  | 
 1学分  | 
(四)专业选修课程(32分)
1、专业限选课程(17学分)
方向一:软件开发
| 
 X16285001  | 
 Java程序设计  | 
 2学分  | 
| 
 X16285101  | 
 Java程序设计实验  | 
 1学分  | 
| 
 X16285002  | 
 Linux操作系统  | 
 2学分  | 
| 
 X16285102  | 
 Linux操作系统实验  | 
 0.5学分  | 
| 
 X16285003  | 
 软件项目开发  | 
 2学分  | 
| 
 X16285103  | 
 软件项目开发实验  | 
 1学分  | 
| 
 X16285004  | 
 软件项目管理  | 
 2学分  | 
| 
 X16285104  | 
 软件项目管理实验  | 
 1学分  | 
| 
 X16285005  | 
 人机交互技术  | 
 2学分  | 
| 
 X16285105  | 
 人机交互技术实验  | 
 1学分  | 
| 
 X16285006  | 
 软件测试  | 
 1.5学分  | 
| 
 X16285106  | 
 软件测试实验  | 
 1学分  | 
| 
 方向二:云计算  | 
| 
 X16285007  | 
 存储与应用环境  | 
 2学分  | 
| 
 X16285107  | 
 存储与应用环境实验  | 
 1学分  | 
| 
 X16285008  | 
 RAID技术及应用  | 
 2学分  | 
| 
 X16285108  | 
 RAID技术及应用实验  | 
 1学分  | 
| 
 X16285009  | 
 存储阵列技术及应用  | 
 2学分  | 
| 
 X16285109  | 
 存储阵列技术及应用实验  | 
 1学分  | 
| 
 X16285010  | 
 SAN技术及应用  | 
 2学分  | 
| 
 X16285110  | 
 SAN技术及应用实验  | 
 1学分  | 
| 
 X16285011  | 
 IP SAN技术及应用  | 
 2学分  | 
| 
 X16285111  | 
 IP SAN技术及应用实验  | 
 0.5学分  | 
| 
 X16285012  | 
 大数据存储基础  | 
 1.5学分  | 
| 
 X16285112  | 
 大数据存储基础实验  | 
 1学分  | 
| 
 2、专业任选课程(任选5门,15分)  | 
| 
 X16285013  | 
 前沿软件讲座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5014  | 
 C#程序设计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5015  | 
 数学建模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5016  | 
 专业英语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5017  | 
 iOS开发与应用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5018  | 
 Android开发与应用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5019  | 
 手机软件开发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5020  | 
 Java EE核心技术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5021  | 
 编译原理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5022  | 
 云计算与大数据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5023  | 
 计算机控制技术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5024  | 
 PHP程序设计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5025  | 
 分布式对象技术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5026  | 
 电子商务技术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5027  | 
 网络安全与管理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5028  | 
 信息系统设计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5029  | 
 工程经济学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5030  | 
 软件构件与中间件技术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5031  | 
 嵌入式系统开发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5032  | 
 游戏软件开发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5033  | 
 软件配置管理  | 
 3学分  | 
| 
 X16285034  | 
 人工智能  | 
 3学分  | 
 
(五)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课程(16学分)
| 
 1、创新创业基础课程(3学分)  | 
| 
 Z16007001  | 
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(一)  | 
 0.5学分  | 
| 
 Z16007002  | 
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(二)  | 
 0.5学分  | 
| 
 Z16007003  | 
 创业基础  | 
 1学分  | 
| 
 Z16007004  | 
 创新思维方法与训练  | 
 1学分  | 
| 
 2、职业技能必修课程(12学分)  | 
| 
 Z16286001  | 
 Web前端技术  | 
 2学分  | 
| 
 Z16286101  | 
 Web前端技术实验  | 
 1学分  | 
| 
 Z16286002  | 
 数据库应用技术  | 
 2学分  | 
| 
 Z16286102  | 
 数据库应用技术实验  | 
 1学分  | 
| 
 Z16286003  | 
 Web应用技术  | 
 2学分  | 
| 
 Z16286103  | 
 Web应用技术实验  | 
 1学分  | 
| 
 Z16286004  | 
 软件工程综合实践  | 
 1学分  | 
| 
 Z16286104  | 
 软件工程综合实践实验  | 
 2学分  | 
| 
 3、创新创业选修课程(1学分)(由创新创业学院拟定,不列入指导性教学计划)  | 
 
 
(六)集中实践教学环节(22学分)
各项指标如下:
| 
 课程类别  | 
 课程模块  | 
 学分设置  | 
 备注  | 
| 
 集中 
实践 
教学 
环节  | 
 专业见习  | 
 2  | 
 专业见习(一)J16280002 
专业见习(二)J16280102 
   | 
| 
 军事训练  | 
 1  | 
 J16000001  | 
| 
 实习  | 
 8  | 
 实习(一)J16280003 
实习(二)J16280103 
   | 
| 
 课程设计  | 
 3  | 
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: J16280007 
软件项目开发课程设计: J16280008 
Web应用技术实验课程设计: J16280009  | 
| 
 毕业设计(论文)  | 
 8  | 
 J16280004  | 
| 
 科研训练项目  | 
 1  | 
 J16280005  | 
 作为鼓励学分,不纳入毕业总学分,不做毕业硬性要求  | 
| 
 素质拓展活动  | 
 1  | 
 J16280006  |